总结规律    探索真理

凝心聚力    服务教育

研究动态

卢晓中:什么是高等教育 现代化的“中国式”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3-08-29
  • 点击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这既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现代化走过道路的经验概括,也是对中国现代化未来之路的定位定向。高等教育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有机组成。因此,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在当代的发展无疑会彰显出这个时代的特征。从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内在关联和统一性的角度来看,当代高等教育现代化的中国式突出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基于党的全面领导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党对高等教育的全面领导是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的独特特征。坚持党对高等教育的全面领导,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是中国高等教育最重要的特色之一,也是我国最大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彰显了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的中国特色。

(二)基于国家需求导向的高等教育发展战略选择。当前,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正是基于国家需求作出的战略选择,集中体现在高校学科建设上。现阶段,在学科建设的过程中,高校更应注重开展有组织科研,以服务国家需求为主要导向。新时代的有组织科研就是要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强调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这既需要发挥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厚实的学科积淀优势,创新学术组织结构,开展基础研究和交叉研究;也需要以目标为导向,深入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即“三融”),开展高校、企业、科研机构的协同攻关,集中优势力量,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难题,打造世界重要的教育中心和科技中心。

(三)基于“人民至上”立场的高等教育分类体系构建。高等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旨趣就在于结构优化,而与高等教育结构关系密切的是高等教育分类体系。对高等教育分类体系的构建可以从多方面、多着眼点来考量,而以“人民至上”为核心价值和根本立场的高等教育分类体系的构建是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旨趣,即着眼于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构建和完善高校分类发展体系,并对每个层类给予应有的制度支持,让人人都能接受适合自己的高等教育,进而拥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这一分类体系的构建具体体现在:注重研究型人才培养的“双一流”建设,注重本科人才培养的“双万计划”,注重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高职院校的“双高”计划等。

(四)基于共同富裕思想的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和重要内容。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涉及诸多方面,其中基于共同富裕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振兴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就是要通过解决东中西部的高等教育不平衡和中西部内部的高等教育不均衡问题,扩大不同区域人群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机会公平,缩小高等教育发展差距,促进公平而有质量的高等教育发展。从这一意义上来说,高等教育的区域协调发展就是以人民为中心、促进教育公平的高质量发展,也充分体现了共同富裕这一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从现代化的目标意义和过程意义相结合来考察,高等教育现代化所追求的目标就是高质量的高等教育,而这一目标的达成同样意味着高水平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实现,从这一意义上来说,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与高水平的高等教育现代化是高度一致、相辅相成的。建设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体系需要用系统思维“大力推进教育理念、体系、制度、内容、方法、治理现代化,着力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优化教育结构”,这既是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方向,也是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内容。

(卢晓中,华南师范大学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发展高等研究院院长,教授)

                                        (来源:《教育科学》)


上一条:李立国:强国建设与高等教育现代化新使命

下一条:雷朝滋谈加强高校有组织科研:坚持“三个结合”、聚焦“四个方面”、着力破解“三个难题”